
作者:医讼团队 真实案例编辑
“过度医疗”是一个经常被谈及的话题。十年前,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一次不具备手术指征的“胆囊摘除”手术,致使患者多年来反复发生胆道感染,最终诱发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经数次心肺复苏才挽回其生命。十年以后,患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在本文中讲述。 案情简介 陈某,女性, 39岁。 患者陈某因胆道感染复发到某中医院就诊。在门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陈某突发休克昏迷,紧急转往某三甲综合医院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救措施方挽回其生命。由于休克时间过长,陈某的多脏器受到损害,后期转往北京301医院行肝叶切除、胆管整形胆肠吻合术,转往某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缺血性脑病引发的精神损害。因调解无果,陈某在病情稳定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受案后委托了司法鉴定,鉴定机构要求补充患者十年前在医院行“胆囊摘除术”的住院病历。经过综合分析和研判,针对休克损害与原发疾病之间的关系,鉴定机构做出鉴定意见:1、三甲综合医院在十年前对陈某实施的“胆囊摘除”手术不具备手术指征,涉嫌过度医疗。该不当治疗是患者多年来反复发生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感染性休克造成多器官损害的根本内因。由此认定三甲综合医院对本次医疗损害的原因力应为主要因素;而中医院对其接诊过程中存在的诊断不当、用药欠妥等过错对造成损害的原因力应为轻微因素。 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经过激烈的庭审质证答辩,医患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原告律师指出,三甲综合医院的过度医疗行为虽然发生在十年前,但并未超过追诉时效。况且,该过度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是持续的,以致最终造成多器官损害的严重后果,某三甲综合医院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庭在充分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某三甲综合医院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538256.17元;被告某中医院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36006.98元。 医讼点评 医疗过度商业化的弊端无需赘述。医疗理应回归治病救人的初心,医疗从业者应当秉持专业严谨、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自觉抵制商业化和利益化的侵蚀。只有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医讼简介 “医讼”由徐海铭律师创立,京鲁两地的医疗专家、律师组成。“医讼团队”秉持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医患和谐的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医学法律服务。服务热线:13261977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