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医讼团队 真实案例编辑
据《人体解剖学》所载,正常人通常有四枚甲状旁腺,分别贴附于两侧甲状腺背膜的后面,位于甲状腺囊壁以外。血供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也有来自于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吻合支。甲状旁腺损伤、缺失或者血供不足,可造成其功能减退、低下,导致钙吸收减少,出现手足抽搐。甲状腺手术时,甲状旁腺易被一并切除、挫伤或致血供受累。多数甲状旁腺受累,可在术后1-2日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 案情简介 洪某,女性,38岁。 洪某因“查体发现颈前区肿块2周”到三甲综合医院就诊,医院诊断其为甲状腺肿瘤。医院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田某为患者实施了“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患者出现手足麻木及抽搐症状,医院告知其该症状为麻醉所致,随着病情康复可逐渐消失。但患者在该院先后住院三次,手足麻木及抽搐的症状不见减轻。患者自行上网查询,感觉疑似甲状旁腺损伤,遂到上级医院就诊,希望明确诊断。接诊医生得知手术者为本院专家田某,遂拒绝作出明确诊断,告知患者继续回手术医院救治。患者回院后遵医嘱行甲状腺碘131放射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补钙治疗。经治疗,患者手足麻木和抽搐症状仍时有发作,且严重依赖钙剂,病情导致患者无法从事劳动,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高度怀疑自己遭受了手术损害,但两家医院均不作出明确的诊断,亦不承认存在手术损害,这让患者一筹莫展。患者无奈向专业医疗纠纷律师求助。律师分析认为:医生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可能性极大。两家医院隐瞒损害事实,即违反诊疗规范又侵犯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患者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查明过错事实、评定损害后果。为维护自身权益,患者遂将两家医院诉至人民法院。
法院受案后委托了司法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医院手术损伤了患者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存在过错,但鉴定机构在未行甲状旁腺素及空腹血钙测定的情况下,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分别认定为7级和10级伤残,认定医院的过错行为系不良后果的次要因素。原告对该鉴定意见不服,认为鉴定意见并未对医院侵犯患者的知情权、碘131治疗造成二次医源性损害等事项做出评价,同时认为伤残评定违反鉴定技术规范,故要求鉴定人对上述异议作出答复。一审法院未同意原告的异议申请,径行作出判决。原告提起上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重审。 原审法院启动重审程序,由审监庭公开审理了本案,法庭通知司法鉴定人出庭答复异议。经过激烈的质证答辩,医患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法庭在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做出了重审判决,将伤残赔偿系数由42%调整至62%,并按照重审时当年的人身损害赔偿基数重新计算赔偿数额。判决为:一、被告医院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合计:267049.02元;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医讼点评 本案系医源性手术损害案件,是法医临床鉴定过错相对直观的案件类型,应当较为容易做出客观鉴定结论。但是,本案一波三折,首先是鉴定程序不尽如人意,其次是一审法庭未能保障原告对鉴定意见行使质证权利,致使该案件判决后又被发回重审。该案件历时3年零6个月,使原告在遭受医疗损害的同时,付出了较高的维权成本。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进一步强化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义务,只有科学规范的司法鉴定,才能成为医疗侵权案件责任判定的证据基石。 医讼简介 “医讼”由徐海铭律师创立,京鲁两地的医疗专家、律师组成。“医讼团队”秉持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医患和谐的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医学法律服务。服务热线(微信):13261977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