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医讼团队 真实案例编辑
神经节苷脂类药物损害在全国多地散发,由此引起的医疗诉讼已屡见不鲜。国家药监局(原食药监局)于2016年11月8日就下达了“总局关于修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172号)”,对神经节苷脂可能引起“吉兰巴雷综合征”进行预警,并对药方、医方、患方分别提出了监管要求。但是个别医疗机构仍未能关注监管预警,违规滥用该药品,导致医疗损害的发生。 案情简介 胡某,女性,58岁。 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1天,加重3小时”,于2020年8月20日到郑州巩义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医院未行告知,违规使用药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导致患者1周后出现四肢瘫、呼吸无力等损害症状。转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症”。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对症治疗数月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瘫痪症状改善不佳,生活无法自理。损害发生引发医患纠纷,医院坚称“吉兰-巴雷”系患者自发疾病,医院诊疗无过错。患方在与医院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案后,委托了司法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原因力为次要因素;医疗损害导致胡某一级伤残、完全护理依赖。2021年12月22日,郑州巩义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本案,庭审过程中医患双方充分的阐述了各自的意见,并针对诊疗过错、因果关系以及后续治疗费用分担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告律师向法庭提交了最高院以及本地法院的相关判例,请求法院参照最高院之司法精神,充分保护侵权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法庭在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做出了一审判决:一、判决被告医院承担各项损失共计507805元;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求。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判决生效。 医讼点评 本案是“医讼团队”成功代理的又一起“神经节苷脂药物损害类”典型案件。本案件是由河南当地的鉴定机构完成的司法鉴定,鉴定机构对于原因力的分配相对比较保守,只给出了次要责任。但是对于“一级伤残”及“完全护理依赖”的鉴定结果是比较客观的。本次鉴定也受到了司法部鉴定政策调整的影响,鉴定机构未能对护理人数做出明确判定。基于上述情况,律师在庭审程序中积极为患者争取利益,最终打动法官同意按照“两人护理”的标准裁判“护理费”。由此,本判决不但对胡某已经发生的损失进行了充分赔偿,而且保证了胡某以后每五年一次,按照“两人护理”的标准继续争取“长期护理费”的权利。判决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医讼简介 “医讼”由徐海铭律师创立,京鲁两地的医疗专家、律师组成。“医讼团队”秉持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医患和谐的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医学法律服务。服务热线(微信):132619770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