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作者:医讼团队 真实案例编辑

前言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案情简介
李某,男性,66岁。
2018年7月2日,李某因腰部不适伴左下肢活动受限3个月,加重6小时到三级医院就诊,医院将患者收住颈肩腰腿疼科。医生在知晓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陈旧性脑梗塞”的情况下,未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不当开展“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三氧注射术”。术后未积极监控血压指标和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以致患者院内发生脑卒中。医院救治不利,未能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造成患者一侧肢体偏瘫的严重损害后果。损害发生后,患方委托专业医疗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通过技术部门委托司法鉴定。2019年6月21日鉴定机构做出鉴定意见:医院存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不完善、护理不到位(对高血压三级的患者院内未监测血压)、辅助检查不完善,治疗欠充分等过失,综合认定医院的诊疗存在过错,因果关系为轻微至次要程度范围。评定患者为三级伤残,大部分护理依赖。
2019年10月14日,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医患双方针对焦点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法庭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医院赔偿患方医疗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费用总计270000元;患方放弃其他诉讼请求,纠纷一次性处理完毕。
医讼点评
患者住院期间,医院对患者的病情进展有高度注意义务。对于有陈旧性脑梗既往病史,且存在高血压、多年吸烟史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医院应当谨慎评估手术风险,综合评价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术前、术后应当加强对患者生命指标的检测,重视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及综合治疗,切实降低院内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医讼简介
“医讼”由徐海铭律师创立,京鲁两地的医疗专家、律师组成。“医讼团队”秉持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医患和谐的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医学法律服务。服务热线(微信):13261977065。
来源:
医疗纠纷律师